復興大橋,又稱錢江四橋,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錢塘江雙層雙主拱的鋼管混凝土組合系桿拱橋。復興大橋于2002年3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并于2004年10月16日全線通車。復興大橋全長1376米,寬26.4米,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北端通過復興立交橋與杭州市上城區中河高架路相連,南端通過濱江區中興立交橋與濱江區江南大道相接,構成了一條連接杭州市中心與江南濱江新區的最便捷通道,其開通為杭州市“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創造了必要條件,先后獲2004年度杭州市建設工程“西湖杯”獎、2005年度浙江省建設工程錢江杯獎、2005年度全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獎、2005年度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和2006年度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
2022年是復興大橋開工建設二十周年,“強國復興有我·紅旗飄飄”,為奮進新時代,獻禮二十大,由杭州市城管局聯合杭州市文聯、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杭州市總工會市建設工會主辦,杭州市文聯城管分會共同發起“全民公治 美好生活”美麗杭州主題比賽之“復興大橋20年”征文活動。路橋人自2004年開始與復興大橋相知相守的美好時光,在本次比賽中用精彩的文字記錄下了自己和復興大橋的故事,記錄橋梁的人文精神、科研精神、創新精神、進取精神,展現出新時代市政人的積極作為、甘于奉獻的力量。
以下是小編節選的部分內容 歡迎大家一起走進路橋人和我們養護的復興大橋。
為了更好的陪伴和守護,一套完整的結構運營健康監測系統應運而生,這套系統對復興大橋橋梁結構性能及其工作環境實現了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路橋人可以及時地了解她的健康狀況和運行安全,138個傳感器第一次傳遞了她的“話語”,路橋人為此興奮不已,一方面加緊解鎖更多的密語,另一方面科學嚴謹地制定養護管理模式,更高效率地發揮她守護通行的功能和作用。
行成于思,毀于隨,路橋人探索更好養護技術的腳步并不止于此,將BIM技術引入復興大橋的養護管理中,通過三維模擬技術,復興大橋的內部構造如真實般展現在路橋人的眼前,大到主體結構,小到一個構件,她的每一個組成部件的健康狀態和病害預形成情況都可以隨時調取和提前分析,路橋人意識到養護管理可以通過技術的不斷提升更加地精細化、智能化,讓她散發更為璀璨的光彩。
路橋人不遺余力地研究實踐著更加精細化養護管理,大橋路面加鋪SMA改性瀝青,大大提高了行車舒適度;橋面等部位美化涂裝,實現表面病害防治和美觀雙效果;整體照明燈技術更新,提升了環保節能水平;大規模綠化設施改造和綠化新品種研發,優化了橋梁的整體景觀效果;非機動車道瓷磚加鋪防滑瀝青,開啟了一條穩健的過江騎行路;城管驛站的建立,增加了生活的氛圍和煙火氣;黨陣基地的設立,豐富了養護管理交流和活力。路橋人如掌上明珠般守護著復興大橋,橋上月季的隨風搖擺表達著她的感謝,管理房里的溫度回饋著她的溫暖,城管驛站的活動表達著她的歡聲笑語,在路橋人不斷地努力守護下,她也極力地發揮出越來越多樣化的功能和作用,帶給人們滿滿的幸福感。
--節選自《橋與人的守護時光》作者:熊瑩
漫步錢塘,復興大橋成了守橋人的家
市政醫生系統及手機APP上線,使巡查問題能夠得到第一時間維修。18米登高車、40米高登高車、高壓沖洗車等重型設備,以及索力檢測儀、全站儀等專業儀器,定期對復興大橋伸縮縫、鋼拱、鋼系梁、支座、吊桿、錨頭等重點部位進行維護,確保每一個構件均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重塑容顏,復興大橋美麗多姿綻放江畔
大橋瀝青路面進行了銑刨加鋪SMA改性瀝青,約7萬平方米,大大提高了行車舒適度;
對上層橋面防撞墻、下層橋面欄桿及基座等部位約進行了涂裝美化約1萬平方米,既處理了橋梁混凝土裂縫、混凝土剝落等病害,提高了橋梁結構耐久性,也提升了橋梁的整體景觀效果;
對橋上故障率較高的照明燈(日光燈)進行了整體改造,更新為節能環保的LED燈;
對綠化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上層橋梁效果不佳的約4200盆黃馨整體更換為安吉拉月季花,下層橋梁隔離帶綠化進行了整治,并改造了滴灌系統,大大提升了橋梁的整體景觀效果。
花鋪滿橋,復興大橋成了美麗的花園
復興大橋上共有2013米綠植,分布在大橋橋面和中層。一年中春夏秋三季處于開放狀態,尤其在四五月份盛花期,大橋上一路繁花撲面而來,滿眼姹紫嫣紅、嬌嫩欲滴,十分驚艷。養護工人化身背后的“護花使者”晝伏夜出,辛勤地施肥、澆水、打藥、修剪,根據不同的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養護方式方法。像對待心愛的孩子一樣,每一朵花都是養護人的“掌上明珠”。
數智賦能,復興大橋變得“聰明伶俐”
復興大橋視頻監控系統、照明控制系統建成于2004年,視頻監控系統采用模擬信號,清晰度較低,視頻監控器為老式CRT顯示器且已停產。為完善設施美化提升、信息化監控監管工作,養護部門先后對視頻監控系統、照明控制系統進行了更新升級,且在8個景觀平臺均增設數字球機1臺。復興大橋觀景平臺常發現有垂釣者出入,養護部門及時增設廣播音柱,同時加強對該區域實時監控,當發現有違規行為,利用廣播設備進行及時勸導。為積極推進復興大橋信息化、智慧化建設,2017年開發了復興大橋精細化管理平臺,由BIM模型、日常巡檢、視頻監控、病害信息、超重車輛檢測、技術狀況評價等功能模塊組成,并與視頻監控系統、車輛動態稱重系統等融合。通過三維數字技術模擬設施所具有的真實信息,為設施的養護管理提供相互協調、內部一致的信息模型。實現了虛擬現實,在虛擬場景(VR)中了解結構構造形式和病害。通過全橋58個攝像頭視頻監控系統,能夠遠程調取實時監控畫面。針對復興大橋跳橋事件頻發的情況,養護部門在復興大橋二層各處頻發跳橋的觀景平臺點位,布設了絆線報警系統,一旦有人員進入區域內中控室內會發出蜂鳴聲警報,提醒當日值班中控人員重點關注該區域內人員動態,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好應對處置。
--節選自《復興大橋的故事》作者:仲笑昕
2022年復興大橋共發生4起跳江事件。集團中控員均第一時間發現并聯動上報,為公安部門救援爭取了寶貴時間,最終人員成功獲救。上城區公安分局民警也前往中控室為工作人員頒發了嘉獎。
為了減少監控盲區、保持“視力”良好,集團先后對視頻監控系統、照明控制系統進行了更新升級,且在8個景觀平臺均增設數字球機1臺,同時增設了廣播音柱,加強對該區域實時監控,當發現有違規行為,利用廣播設備進行及時勸導。同時復興大橋增加了安防監控、110聯動系統,全方位確保復興大橋安全運行。
“任何身影進入復興大橋的監控范圍,我們都時刻保持警惕,全力保證市民的生命安全?!敝蛋嗳藛T落實24小時視頻監控全橋全域。無論深夜還是凌晨,復興大橋的“火眼金睛”始終保持“炯炯有神”的狀態,監控著橋上的一舉一動。
--節選自《經風歷浪復興橋,無畏敬業市政人》作者:梁凱平
蔚為壯觀的復興大橋
一如四季奔騰的錢塘江水
流淌的
是歲月沉淀的情懷
是洶涌澎湃的活力
是波光粼粼的希望
蔚藍色
那是守橋人心中蔚藍色的夢
春去冬天,寒來暑往,復興大橋默默地守護著人們的跨江通行,而一代又一代的路橋人堅守初心,亦守護復興大橋,守護著杭州橋梁,守護著杭州城市。未來有更長更好的守護時光等著我們去譜寫,去成就,期待著下一個美好而幸福的20年時光如約而至!有著一份堅守和熱愛,路橋人的激情將永不褪色,悠遠綿長!